小朋友為什麼會尿床?
排尿這個動作是由一連串複雜的生理活動所組成,需要多種神經訊息的傳遞和肌肉的調控。而膀胱是我們人體發育最晚成熟的器官,所以平均約要到六、七歲後才會有較精準的控制,因此尿床的治療指引建議六歲以上再開始尿床治療。
根據統計,男生尿床的比例較高,大約是女生的1.5倍到2倍。若不分性別,則每100位五歲的兒童中大約有15-20位有尿床現象,到七歲則下降至7%。
但是到了12歲時則仍大約有1%的人還持續發生尿床,而且尿床症狀很有可能就一直延續到成人時期。若隨著年紀越大還持續有尿床現象,症狀可能會越來越嚴重,而且痊癒的機會也越來越低,因此,兒童時期若能盡早接受尿床診斷並積極治療,痊癒的機會便能增加。
導致小朋友尿床的原因有哪些?
其實,導致尿床的原因包括各種生理或心理因素,或由多個綜合因素所造成。一般而言,在夜間的尿液產生會減少,進而使膀胱儲存容量增加。膀胱裝滿尿液時,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會將訊號先送到脊髓中樞,再傳遞到大腦皮質進一步產生尿意感,使得膀胱需要排空時人能醒過來。在某些情況下,尿液在夜間的產生沒有減少,或大腦覺醒信號無法傳達,因而導致尿床。
夜間尿床常見的原因可分為三大類:
1. 夜間多尿症:睡眠時大腦中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得腎臟夜間尿液產生量過多。
2. 大腦喚醒中樞異常:夜間睡眠中當膀胱裝滿尿液時,膀胱壁的壓力感受器無法及時將訊號送到大腦讓人清醒,而是由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樞直接造成膀胱收縮及括約肌放鬆而引起不自主排尿。
3. 膀胱容量變小:與膀胱過動症、膀胱逼尿肌/括約肌協調異常、便秘、泌尿道感染有關。若孩子出生後尿床的現象就一直沒停過,這稱為「原發性尿床」。如果中間曾有六個月以上沒有尿床,後來又再發生尿床的現象超過一個月,稱為「次發性尿床」,這樣有可能和泌尿道感染或潛在的疾病及其他因素有關。
小朋友尿床時,最重要的一件事
當小朋友持續發生尿床時,父母最重要的一件事應該是先觀察孩童在白天和夜間睡眠時的喝水及排尿狀況。家長可先完成排尿日誌,也就是紀錄整天24小時中孩童每次喝水的時間、排尿的時間、喝水量、排尿量。連續紀錄兩天(48小時)至三天(72小時)的排尿日誌。因為所有的尿床治療都是從觀察孩子的日常飲水與排尿開始,所以認真詳實的排尿日誌,可以幫助醫師評估孩童尿床的可能原因。
小朋友尿床的治療應從生活型態及行為模式調整開始
在藥物治療之前,醫師提供家長充分的疾病資訊及諮詢,以及指導家長協助兒童進行日常生活型態及行為模式調整,包含調整喝水時間(白天可以多喝水、傍晚少喝水、睡覺前不喝水,讓晚上小便製造量少一點),並鼓勵孩童多吃青菜、水果預防便秘。兒童每天的總尿量若用體重來換算,一公斤體重則以30毫升的尿量計算,因此,以體重二十公斤的兒童而言,一天只要600毫升尿量就算正常,因此適當的飲水量可改善尿床的情形。
改變孩童排尿姿勢也可能改善尿床的症狀。因為女孩坐在成人尺寸的馬桶上排尿時雙腳往往無法著地,使得尿道周圍的肌肉不易放鬆,導致排尿不完全。男孩排尿時的理想姿勢則應身體略向前傾,雙足著地張開且與肩同寬,可以使尿道周圍肌肉放鬆以利排尿。建議家中的馬桶前能放置一張小椅凳,協助改善兒童的排尿姿勢。
若是生活型態及行為模式調整效果不佳,則可以加上藥物來治療。之後每一到三個月 依照尿床狀況調整藥物,達到滿意的療效一段時間後就可以逐漸調整減量了,達成完全不再尿床的目標。
尿床不是小朋友的錯,不要責怪孩子
尿床對於家長和小朋友的壓力都是很大的。家長不但要清理善後,更常要半夜爬起來叫孩子上廁所,往往使得家長自己睡眠不足,情緒暴躁,更影響了白天的工作和生活。而尿床常給兒童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自尊心受損,形成自卑及行為偏差,甚至造成親子關係不良的情況。因此當家中有尿床的小孩時,不要忌醫,應該儘早就醫,讓醫師、家長及小朋友三方面共同合作找出一套最適合小孩的治療方式,才是最佳的選擇。